土壤有機質礦質化作用是土壤有機質通過分解變為簡單無機化合物并放出二氧化碳的過程,是在微生物作用下進行的。有機質的礦質化過程除產生各種可供作物吸收的養分外,也為進一步合成腐殖質提高原料。碳水化合物可徹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含氮化合物經水解和氧化,可產生氨并溶解于土壤溶液形成銨鹽;氨或銨鹽可經硝化作用成硝酸鹽,銨鹽和硝酸鹽均可直接被作物吸收。含磷有機物經水解生成磷酸,在土壤中形成磷酸鹽,被作物吸收利用。而土壤有機質是土壤固相部分的重要組成成分,盡管土壤有機質的含量只占土壤總量的很小一部分,但它對土壤形成、土壤肥力、環境保護及農林業可持續發展等方面都有著極其重要作用的意義。土壤有機質的含量與土壤肥力水平是密切相關的。雖然有機質僅占土壤總量的很小一部分,但它在土壤肥力上起著多方面的作用卻是顯著的。通常在其他條件相同或相近的情況下,在一定含量范圍內,有機質的含量與土壤肥力水平呈正相關。
以下因素都會影響土壤中的有機質礦質化過程:一、水分和通氣 1、水分適中,通氣良好,有利于分解。轉化快而且徹底,土壤提供養分多,有機質難以保存;2、水分偏多,好氣微生物活動受阻,進行厭氧分解,產生還原性物質,利于保存;3、水分低,通氣好:有機質分解慢,例如風干土;4、水分低,通氣差:土壤壓板結,分解緩慢?! 《?、溫度的影響 1、溫度對微生物的影響:最適合的溫度是在25到35攝氏度,大于50攝氏度停止生命活動;2、純化學反應,當大于50攝氏度是仍然進行反應?! ∪?、調節到適宜的PH值,使微生物活動加快,加速物料代謝,有機質分解加快?! ∷?、有機物料:新鮮多汁,比干的易分解,加工細碎更易分解?! ∥?、有機物料、土壤腐殖質、微生物的碳氮比要降低,分解快。
所以如果土壤中有機質礦質化過快或過慢,說明外界條件變化較大,對土壤的影響,就是土壤肥力、礦物質變化范圍較大,波動較為頻繁??梢韵胂笠幌?,天氣忽冷忽熱人的反應,對土壤有害。
有機質礦化過程產生腐殖質并釋放二氧化碳,腐殖質對于植物和微生物來說是很好的能量來源物質,但凡東西適量才是最好,有機質過多分解,土壤中的C/N會發生變化,影響土壤圈的其它物質循環,破壞生態系統穩定。